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張友生,王勇 主編 頁數:453 字數:674000
Tag標簽:無
前言
系統分析是IT組織開發優秀的應用系統的重要工作,需要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際經驗的人員來完成。隨著應用系統規模越來越大,復雜程度越來越高,系統分析師在系統開發的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資格(水平)考試作為培養和選拔計算機技術和軟件專業人才的一個考試,其難度較大。主要原因是考試范圍十分廣泛,牽涉到計算機專業的每門課程,還要加上數學,外語,系統工程,信息化和知識產權等知識,且注重考查新技術和新方法的應用??荚嚥坏⒅貜V度,而且還有一定的深度。特別是高級資格考試,不但要求考生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1.目的眾所周知,IT技術日新月異,作為一名合格的系統分析師,必須善于學習,及時了解和掌握新技術與新方法。然而,考生又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詳細學習和實踐當前的每一種IT新技術和新方法,因此,就需要一本書來對當前比較流行而又成熟的技術和方法進行統一介紹。鑒于此,希賽IT教育研發中心組織CSAI顧問團有關專家,在清華大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編寫和出版了本書,作為系統分析師考試的參考用書。期望通過本書,不但能幫助考生順利通過考試,更重要的是幫助考生了解和掌握當前的新技術和新方法,把這些技術和方法應用到自己的工作實踐中。
內容概要
本書對當前比較前沿而又成熟的技術和方法進行了討論,包括軟件過程改進、J2EE與.NET平臺、中間件及相關技術、應用服務器、Web Service、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操作數據存儲、異構數據庫的集成、企業應用集成、XML、軟件架構、設計模式、SOA、RIA、UML、UP、SOAP、PDM/PLM、AOP、P2P、工作流、軟件產品線、敏捷方法、網格計算與普適計算、云計算與SaaS、多核技術、片上系統等。這些技術和方法是任何一位合格的系統分析師必須具備的知識,也是系統分析師考試必考的知識點。閱讀本書,猶如進入IT新技術和新方法的殿堂。 本書由希賽IT教育研發中心組編,作為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參考用書,同時也可作為系統分析師日常工作的參考手冊,作為軟件設計師、數據庫系統工程師、網絡工程師進一步深造和發展的必讀書籍,也是計算機專業教師的教學和工作參考書。
書籍目錄
第1章 軟件過程改進 1.1 CMM綜述 1.1.1 CMM的基本概念 1.1.2 CMM的基本框架 1.1.3 CMM的主要內容 1.1.4 CMM的內部結構 1.1.5 SPA和SCA的比較分析 1.2 組織如何實施CMM 1.3 CMM存在的問題 1.4 ISO9001與CMM的比較 1.5 CMMI綜述 1.6 CMM與CMMI的比較 1.7 個體軟件過程 1.8 團隊軟件過程 1.8.1 TSP概述 1.8.2 TSP設計和實施原則 1.8.3 TSP的度量 1.8.4 TSP的流程 1.9 CMM/TSP/TSP三者的結合 本章參考文獻第2章 J2EE與.NET平臺 2.1 J2EE平臺概述 2.1.1 分布式的多層應用程序 2.1.2 J2EE構件 2.1.3 J2EE容器 2.1.4 J2EE的部署 2.1.5 JavaEE 2.2 .NET平臺概述 2.2.1 .NETFramework 2.2.2 通用語言運行時 2.3 J2EE和.NET平臺的比較 2.3.1 JVM與CLR 2.3.2 對多層分布式應用的支持 2.3.3 安全性 2.3.4 其他特性的比較 本章參考文獻第3章 中間件技術 3.1 中間件概述 3.1.1 中間件的分類 3.1.2 中間件的優點 3.2 中間件的應用 3.2.1 中間件技術在集成中的應用 3.2.2 J2EE中間件實現 3.3 中間件與電子商務 3.3.1 電子商務中間件架構 3.3.2 電子商務應用服務器 3.3.3 通信平臺 3.3.4 安全平臺 3.4 構件技術與中間件 3.5 中間件的發展趨勢 本章參考文獻第4章 WebService及其應用 4.1 WebService概述 4.1.1 WebService模型 4.1.2 WebService協議堆?!?.2 WSDL 4.2.1 WSDL概述 4.2.2 使用WSDL文檔 4.2.3 WSDL文檔結構 4.3 UDDI 4.3.1 UDDI數據模型 4.3.2 注冊Web服務 4.3.3 調用Web服務 4.4 SOAP 4.4.1 消息封裝和編碼規則 4.4.2 SOAP應用 4.5 構造一個簡單的WebService 4.5.1 編寫服務器端 4.5.2 編寫客戶端 本章參考文獻第5章 異構數據庫的集成 5.1 異構數據庫體系結構 5.1.1 異構性 5.1.2 數據庫轉換 5.1.3 數據的透明訪問 5.2 異構數據庫互連 5.2.1 數據庫之間的差異 5.2.2 SAG與DRDA 5.2.3 ODBC與JDBC 5.2.4 利用網關互連 5.2.5 數據庫互連方法發展展望 本章參考文獻第6章 商業智能與數據倉庫 6.1 商業智能概述 6.1.1 商業智能的來龍去脈 6.1.2 什么是商業智能 6.1.3 商業智能的需求 6.1.4 商業智能的體系結構 6.2 數據倉庫技術 6.2.1 操作型數據和分析型數據 6.2.2 與傳統數據庫的區別 6.2.3 數據倉庫的特點 6.2.4 數據倉庫的模型設計 6.2.5 數據集市 6.2.6 其他相關概念 6.2.7 元數據 6.3 數據倉庫設計與開發 6.3.1 數據倉庫的設計過程 6.3.2 創建數據倉庫的方式 本章參考文獻第7章 數據挖掘 7.1 數據挖掘概述 7.1.1 數據挖掘的定義 7.1.2 數據挖掘的功能 7.2 數據挖掘常用技術 7.3 數據挖掘的結構與流程 7.3.1 數據挖掘系統的結構 7.3.2 數據挖掘的流程 7.4 數據挖掘的熱點應用 本章參考文獻第8章 操作數據存儲 8.1 ODS概述 8.1.1 ODS的特點 8.1.2 ODS的作用 8.1.3 ODS的分類 8.1.4 ODS和DW的聯系與區別 8.1.5 從DB向ODS轉化的實現機制 8.2 ODS的應用 8.3 ODS系統的設計 8.3.1 ODS數據轉換層 8.3.2 ODS平臺特性 8.3.3 ODS系統中間件 8.3.4 ODS系統數據建?! ?.3.5 ODS系統設計步驟 本章參考文獻第9章 企業應用集成 9.1 EAI概述 9.1.1 誰需要EAI? 9.1.2 EAI的內容 9.1.3 EAI的技術基礎 9.2 EAI集成模型 9.2.1 表示集成 9.2.2 數據集成 9.2.3 功能集成 9.3 EAI與標準化 9.4 EAI的實施 本章參考文獻第10章 可擴展標記語言 10.1 XML概述 10.1.1 XML的特點 10.1.2 XML的作用 10.1.3 XML的應用 10.2 解析XML 10.2.1 XML與HTML的區別 10.2.2 XML文檔 10.2.3 CSS與XSL 10.3 XML編程接口 10.3.1 API接口 10.3.2 XML開發工具 10.3.3 XML建?!”菊聟⒖嘉墨I第11章 軟件架構 11.1 軟件架構概述 11.2 軟件架構建?! ?1.2.1 邏輯視圖 11.2.2 開發視圖 11.2.3 進程視圖 11.2.4 物理視圖 11.2.5 場景 11.3 軟件架構風格 11.3.1 分層系統 11.3.2 C2風格 11.3.3 客戶/服務器風格 11.3.4 三層C/S結構風格 11.3.5 瀏覽器/服務器風格 11.3.6 公共對象請求代理架構 11.3.7 異構結構風格 11.4 特定領域軟件架構 11.4.1 DSSA的活動 11.4.2 DSSA的建立過程 ……第12章 設計模式第13章 統一建模語言第14章 統一過程第15章 企業信息系統第16章 工作流技術第17章 軟件產品線第18章 敏捷方法第19章 P2P技術第20章 風格計算與普適計算第21章 云計算與SaaS第22章 快速開發工具第23章 多核技術第24章 片土系統第25章 面向多方面的編程
章節摘錄
插圖:第1章 軟件過程改進軟件過程是人們建立、維護和演化軟件產品整個過程中所有技術活動和管理活動的集合。目前,軟件過程技術是一個非?;钴S的研究領域,吸引了大批來自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專家和學者。目前,每個國家幾乎都有自己的軟件過程改進網絡和組織。軟件過程技術的研究和實踐主要有三個方向:(1)軟件過程分析和建模。軟件過程建模方法是軟件過程技術的起點,其中形式化半形式化建模方法有基于規則的,基于過程程序的等等。過程分析和過程建模對于保證過程定義的質量、建立全面和靈活的過程體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對軟件過程的建模主要是使用過程建模語言(Process Modeling Languages,PML)。PML最基本的功能是用于描述和定義過程,建立過程模型。PML的能力和表達方式直接影響著過程模型的質量和建模效率。所以,選擇合適的PMLs,成為過程分析、過程建模和選擇建模工具的關鍵。(2)軟件過程支持。軟件過程支持主要是指研究和開發支持軟件過程活動的計算機輔助軟件工程(Computer-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CASE)工具,過程支撐工具作為一種技術基礎設施,能夠很好地支持、管理并規范化軟件過程。它的使用將使得軟件過程的透明度好,為項目的軟件過程提供指導,使得開發者和管理者都有據可依,便于更有效地管理軟件過程。軟件過程支持工具主要包括軟件過程流程工具、過程文檔工具、評審工具和人員管理工具。(3)軟件過程評估和改進。軟件過程評估和改進是指根據某種模型對現有軟件過程進行考核和評價,找出其中的不足之處,然后加以改進。改進對生產高質量軟件產品和提高軟件生產率的重要性已被越來越多的軟件開發組織所認同。由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軟件工程研究所(CMU/SEI)提出的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除了用于軟件過程評估外,還向軟件組織提供了指導其進行軟件過程管理和軟件過程改進的框架。軟件過程改進的基本原則是采用過去項目中成功的實踐經驗。因此,理解、記錄和重用部分軟件過程是軟件過程改進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
編輯推薦
《系統分析師技術指南》是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文件,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納入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統一規劃。通過考試獲得證書的人員,表明其已具備從事相應專業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用人單位可根據工作需要從獲得證書的人員中擇優聘任相應專業技術職務(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實施全國統一考試后,不再進行相應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評審工作。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