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一個大泡泡

    出版時間:2005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美)哈里.S.登特(Harry S. Dent)  頁數:362  譯者:阮一峰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驚人預言:  2005-2009年是你一生中最大的投資機會!  2009年,世界經濟將進入大繁榮與大崩潰的分水嶺?! ?010-2023年,將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大蕭條期?! ∧銓⑷绾我巹澴约旱穆殬I,財務和人生?  美國著名預言經濟學家哈里·S.登特告訴你最驚人的事實,教給你最可靠的投資智慧?! ”緯鵀槊绹鴣嗰R遜網上書店暢銷書,《大亨》雜志(Baron’s)評出的全美年度最佳二十五本書之一!    在本書中,作者顯示出寬廣的宏觀視野,他實際上幾乎涉及了所有的投資品種,股票、債券、基金和房地產,并且給出詳細的操作建議?! 杏么罅康钠?,討論了歷史上的股市周期,尤其是20世紀上半葉美國股市的那次大泡沫和大蕭條。讀者通過此書,可以對美國經濟的歷史和股市的發展有一個清晰的了解。

    作者簡介

      哈里·S.登特:登特基金會主席。該基金會的宗旨是“幫助人們理解變化”。1992年他出版了第一本書《大繁榮就在前方》,率先預測到了20世紀90年代突然而至的經濟繁榮。作者的其他兩本書《沸騰的2000年》和《沸騰的2000年投資者》也都是暢銷書。他是哈佛MBA、財富100強公司的咨詢顧問、新風險企業的創始人、著名的投資家和演說家。他對未來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創造性觀點,并且在各種層次上都給出了可行的操作建議。

    書籍目錄

    序言 新科學小常識如何導致大變化第一章 一生中只有一次的投資機會1919-1922年股災和隨后20年代大繁榮之間的另類比較第二章 泡沫式大繁榮為什么創造技術股泡沫的5個條件在這個10年中還會繼續第三章 利用強烈的周期效應在高風險市場中避險有史以來最全面的預測和最簡單的投資模型第四章 人口統計學和對房地產業的展望在這個10年的剩余時間內,房地產將一直輸給股票和宏觀經濟第五章 生命預測經濟周期將怎樣影響你的生活第六章 對金融市場的展望大盤股、小盤股和外國股票;長期債券和短期債券第七章 大繁榮和隨后大崩潰中的最佳投資組合理解經濟周期中不同階段的風險和回報第八章 新百萬富翁經濟通過理解大眾財富的擴張來致富尾聲 終極泡沫幾千年指數式增長后的人口峰值致謝

    章節摘錄

      第一章 一生中只有一次的投資機會1919-19222003-2004年中,股市發生了自2002年10月下跌以來的第一次反彈,這只是大牛市開始前送給投資者的一個漢堡包罷了,而下一次牛市將是歷史上最大一次經濟大繁榮的最后一個階段。對我們以前的讀者來說,這并不是驚人的預測,因為長期以來我們一直認為,根據對數量巨大的嬰兒潮那一代人的消費和生產北的推算,2008年或2009年將有一次前所未有的繁榮。關鍵是,你必須理解這是你從這次超級牛市中獲利的最后機會了,這次牛市將造就比歷史上任何一次都多的百萬富翁和富裕家庭。2000-2002年的過度下跌使這次投資機會變得更吸引人了!我們預計,從2002年的低點算起,一直到2009年底,你投資股市的年復合收益率將可能超過90代年那次空前的牛市。不知道有沒有其他專家、經濟學家或投資分析師做過類似的預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下一個大泡泡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7條)

     
     

    •        一百多年來的世界資本市場發展史簡單的概括就是一個制造泡泡---吹泡泡---泡泡破滅---再制造泡泡......的發展史.
        
         上世紀80年代末,我們的鄰國日本因大泡泡破滅進入了失去的20年,而后日本國維持長期的低利率政策,為世界特別是發達國家的泡沫制造過程提供了豐富的低成本的資金,因此世界經濟在近20年里處于長波增長過程中,直到2007年底2008年初因發達國家的過度消費,過度舉債,這個泡泡被刺破了,演變成百年一遇的金融大災難,經濟大災難.由于有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經濟危機為鏡鑒,為避免上世紀經濟大危機的重現,針對此次危機,世界各國前所未有的聯合起來共同抗擊此次危機,目前來看,效果應該還是不錯,應該可以避免上世紀30年代的大危機重現,發達國家的泡泡已破了,那么接下來會在哪里制造一個新的大泡泡呢?
        
         我苦思了一段時間,得出了自己的一個判斷(不知正確與否,有待日后驗證),下一個大泡泡極有可能發生在亞太地區,特別是"金磚四國"(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簡單推理邏輯如下:
        
         1,泡泡劑的提供方:歐美發達國家,過去十幾年來發達國家的過度舉債,過度消費導致了本世紀初第一個大泡泡的破滅,未來的十來年發達國家將為他們過去十幾年的過度舉債消費還債,這注定了未來十來年,歐美經濟將很難再現往日的輝煌,有增長也僅有可能是低速增長,歐美經濟未來十來年也許將呈現N個W型的態勢,這將注定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歐美國家的貨幣政策將長期保持寬松的態勢,利率水平將長期處于歷史均值之下(除非發生惡性通貨膨脹),這將為世界的資本市場提供長期的低成本的資金,泡泡劑的提供方顯然落在了他們的身上.
        
         2,最佳吹泡泡的地方:亞太地區,如果說19世紀是歐洲的世紀,20世紀是美洲的世紀的話,那么21世紀是亞洲的世紀應該是一個大概率事件,亞洲目前進入加速飛行階段在各個方面上應該都基本已經具備,擁有最多勞動與消費人口,這是最根本的,未來十來年人口紅利可看中國,接下去則可看印度,越南,印尼等,強大的制造能力加上眾多的急于改善自身生活的龐大人口消費群體,還有幾十年來的財富積累,注定亞洲將成為未來世界經濟的發動機.這是一個良好的制造泡沫的地區.
        
         3,大泡泡的制造過程: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歐美為解決自身的歷史問題,將為世界提供廉價的泡泡劑(資金),而這些資金將會源源不斷的流入到以亞太地區為主的新興市場國家,資金不斷的從歐美國家流入新興市場國家,將會一步步的吹大新興市場國家這個大泡沫,也許是又一個超級大泡泡.
        
         4,泡泡的破滅:過多的資金流入,亞太地區快速的經濟發展將引領世界經濟再次達到另一次繁榮的頂峰,屆時,收縮策略將成為各個國家不得不采取的貨幣政策,如果屆時歐美國家經過了十來年的休養生息后,也恢復了自己奔跑的體力,那么全球性加息將成為首選,加息到一定程度,比如歐美再次經歷三五次的加息或十次八次的加息(有賴以每次加息的力度與頻率),亞太國家也是如此,屆時資金的流向可能發生逆轉,由新興市場回流發達國家市場,同時資金成本也高了, 而新興市場的泡泡也大到不能再吹,泡泡劑逐漸減少直至沒有將成為刺破新興市場這個大泡泡的針,于是新興市場的大泡泡就此破滅.
        
    •       每80年經濟經歷4個階段,每個階段一種投資品表現最好。
        
        小盤股在革新期一枝獨秀,其中小盤價值股更好。國際股是次優品種,而大盤股和債權表現的非常差。
        
        在成長期繁榮中,大盤股會是領頭羊,其中大盤成長股表現更加好一些。由于通脹下降,債券也會不錯,小盤和國際股雖然落后,但是也可以接受
        
        調整期中,債券表現最好,長期公司債最好,小盤價值股和人口統計學向好的國際股是次優的選擇。當然,這階段大部分投資品表現都很糟糕。低收益和保存實力是主要目的,高信用公司債券時最容易的方法。
        
        重要規則:不要在長期熊市的早期購買小盤股,因為他們會大跌,即使你趕上了革新期也沒用。必須等到長期熊市的后期。革新期和調整期,投資很難。國債是最安全的短期投資。大盤和長期債是最糟糕的投資。
        
        繁榮期到達頂峰時,大盤股的表現會更強。小盤股在28見頂,比大盤股提前1年下跌,這是因為爭奪行業領導權的斗爭越來越集中化。而投資者的泡沫的最后階段也紛紛涌入大盤股,就如同1999和2000年初技術股的情形一樣。
        
        大蕭條期間,小盤價值股顯然是最好的股市投資選擇。如果你對小盤感興趣,我們的建議永遠是在投資前請耐心等待,指導大盤股發生了一次重大下跌以后。32-46,小盤累計收益比大盤多出6倍。但這必須是經過了29-32的大跌,小盤28見頂,而且在29-32期間比大盤跌得更兇。75-83小盤也很好,同樣經過74的大跌。
        
        通脹下降時,長期債券好;通脹上升時,短債好。
        
        經濟強勢,高風險高收益債券好;經濟走弱,低風險低收益債券好。
        
        
    •       本來今天是備課天,可是一大早看到課本就犯惡心,調節了情緒半天無果,只能隨便拿來別的書看。于是,就看到這本書--下一個大泡泡(這還是LZ從自己的老師那里借來的)。
        一早上看書看了三分之一,其中睡著兩次,其中有沖動發表不同見解、觀點三兩次。
        
        這本書挺有意思的,這里和大家分享幾點吧:
        
        1. 本書的作者是哈佛的MBA。之后創立了一個什么登特基金會。當然,如你我所知的那樣,現在基金會和各種風投如雨后春筍紛紛露頭,良莠不齊,證照不全,要技術沒技術,要速度沒速度的多的是,所以。。這個登特基金 到底怎么樣還有待考察。這作者還有如下一些頭銜:暢銷書作者、咨詢顧問、新風險企業創始人、著名投資家、演說家。
        
        2. 這本書的寫作風格基本上很演說風。他會把自己一個很淺顯的觀點在5頁紙之內重復3遍阿3遍。當然,正如現在我們對各種MBA的認知,面向廣大就業市場的(并不面向各種理論研究),熟練使用PPT作為提詞工具的,前言很難搭得上后語的一批精英人才,在總是害怕別人聽不到自己觀點,或是覺得別人的智商可能理解不了自己的觀點時,會有這種挺低級的重復性寫作或演講風格的。各位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可以略關注一下。
        
        3. 這本書的另一個寫作風格是嚴厲打擊了一批股票分析家,金融市場分析家,還有作者頗喜愛提及的"精英經濟學家"。而作者用于打擊這些人的武器竟然是異常的簡單:那就是這些人沒有重視人口統計學在經濟預測方面的重大作用。(詳見本書的第9頁)
        
        4. LZ本來對于人口統計學的了解僅限于知道其在人壽保險的精算方面是有所涉及,很難評判是不是這個方面的理論缺失就會導致本書作者所說的那些專家預測的“一錯再錯”(“一錯再錯”是作者語),但是,這本書論證道理的片面性也就可見一斑。
        
        5. 這本書所說的數據,引用的相關社會現象都是僅限于美國。于是,作者得出的最大一個泡泡,或是最好的入市搶錢時間是09年的年末也是特指的是在美國。所以我們看看就好了。。表激動。
        
        6. 所以這就引出來一個思考,是不是有中國的什么人口統計學家,專門做一個中國的人口統計和經濟周期變化規律的分析,契合,預測的曲線。這樣做出來的結果或許比這本書想要告訴大家的更讓人有所得到。
        
        7. 最可笑的是作者一直在抨擊經濟學家,但是在書里所詳細解釋和描述的都是金融學的點。比如股市。比如債券。要凸顯出自己預測股市走勢的牛比也是要和金融學家比一比高低好伐,請放過可憐的經濟學家吧。
        
        總結:
        
        總的來說,現在看這本書能帶給你的正外部效用可能是零。原因是
        如果你信這個作者所預測的經濟走勢,那么現在看這本書有點晚了。他預測經濟大崩潰的時間是2010-2022. 也就是說,咱們現在已經在崩潰中了。如果你不信這個作者的預測,只是想看看理論論述,那就比較杯具了。他的理論寫的支離破碎不成體系。作為一個哈佛的MBA,從他的行文里面能看出來他的演說學和營銷學在當年的考試中一定都是滿分。
        當然,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和他一樣成功的演說家,營銷學專家,請好好拜讀這個書??纯慈思以趺催B羅嗦都羅嗦的那么銷魂,那么到位。連吹捧自己都吹捧的那么不留痕跡,連打壓別的某某專家都打壓的那么潤物細無聲。
        
        PS 本書的譯者 阮一峰先生寫的譯者序還真是對這本書的作者頂禮膜拜到了極致。比如阮先生這么說:您現在拿在手中的是一本不尋常的書, 它試圖對未來20年的宏觀經濟和投資市場做出非常精確的預測。作為一個博士生(上海財大世界經濟博士研究生),至少也應該知道“非常精確”這四個字的分量是有多重的,對吧?
        
        失望。
    •       終究是沒看完~~
        
        ==================
        
        今天把《下一個大泡泡》撈出來看。發現和自己之前做的research無窮盡的關聯之處,便欣欣然又開始我的思考。
        偉大的牛頓讓人們覺得啥都可以操縱來著,一時機械論,決定論大為流行
        20世紀一群天才的物理學家讓大家發現上帝是擲骰子的,而且機器的升級也無法解決測量的精確度。
        另一批人發現了混沌,混沌讓人無所適從,無從解決。所幸,在真實世界里并沒有多少純美的混沌現象,人們也算是松了一口氣。
        但是物理不能總在實驗室里躺著,做出無數優美結論的物理學家們開始希望能夠解決真實環境下的問題。本來嘛,物理也是從真實情況抽象出來的。
        可是面對社會問題,物理學家們有點傻眼,無意中,上帝已經構建了一個繁榮發達有序卻同時也是混亂的世界。如果這篇文字是影視的,我一定用上蒙太奇的手法,閃現這個時代繁復而有限的側面。
        
        在這個社會里,經濟活動是最和科學關聯,同時也最容易引起人們關注的生活。從人們進入技術革新和經濟飛躍的那一刻起,對經濟的研究邊自然地成為了人們的渴求,也自然獲取了人們的關注。人們等不了物理學家的優美和簡化,經濟更注重你是否能解決實際問題,是不是對實際問題有指導價值。就像我看到的這本書,反復強調的是它能夠預測未來的經濟活動,至少是整體趨勢。
        經濟和物理的一個有意思的差別還在于,經濟有一大批的踐行者,這些人理論知識沒有那么完備,但是他們絕對是實際處理的高手。因此,絕對無法忽視他們的存在
        
        在結果導向的驅動下,做經濟的和研究經濟的都具有對現有現象和數據的大規模處理能力,他們沒有辦法通過簡單的模型解釋問題,因此便依賴大規模的數據和案例來解釋他們希望解釋的東西。典型的你可以看到在銀行和證券廳上班的那些瘋狂的人們,為了盡可能獲得精確的結果,他們不停的收集信息,見微知著。
        
        因此,Mr Zhang做出的東西,固然在物理學家看來是一次有意義的嘗試,但是對于金融和經濟的學者來講,不禁會問一句:so what呢?
        
        一直覺得數學是純美的,數字和字母的游戲,看數學的文獻文章,你會發現你可以讀懂任何國家的語言。
        不幸的是計算機出現了,計算機的出現讓原本就沒有那么可愛的統計數學以及概率論變得更加丑陋。
        
        對于現實,物理該何去何從呢?
        
        硬要用傳統的方法來解釋復雜的自然界,那么必然是不可行的,例如用經典物理去解釋量子問題,那么必然存在問題。如何從千絲萬縷中抽絲剝繭,不知道是不是可能,無法判斷。
        需要一些新的手法。
        但如果物理不能解釋這其中的內在因素,那么還要物理干嘛?
        或者說,本來妄圖解釋萬物一切的觀念就是錯誤的。
        我們很開心地生存。
        
        研究依舊需要,但是我們的責任在于了解和利用已有的成果,最終成為實踐的大師。
        
        
        就好比醫學,固然有一批人在反復研究該如何救治某一種病,有一些人在研究研制新的醫學儀器,但是被認為高明的醫生還是那些擁有無數實踐經驗的實際救治者,當然,這群人中對理論知識了解透徹的越來越多,他們使用別人的研究成果,利用已有的儀器。插一句:因此偶是覺得對于中醫也應該抱有類似的態度,中醫作為實踐的大師,他們沒有義務
        
        
        
    •       高科技如何在一個國家滲透的?
        
        0. 互聯網、手機、汽車等高科技消費性產業的滲透率都符合S曲線。時間周期都在24-28年左右。
        
        1. 進入期,需要8-10年完成10%的普及率。
        
        2. 高速發展期,需要14-16年完成從10%到80%的普及率。
        
        3. 飽和期,完成80%的普及率后,進入飽和發展期。
        
        這個規律還是比較有意思的,50%之前是一個產業的最好的發展時期,目前,互聯網普及率是20%,手機是50%多。
    •       世界發展方式明顯是循環式和指數式的,在發展到一定的極限以后,就會呈現出一種發展中的收縮狀態。
        
        而發展的推動力就是1)人口結構的變遷; 2)技術革命。
        
        技術泡沫實際上是一種經濟運行的方式,它利用了我們天性中的恐懼和貪婪,引誘我們去完成長期投資的任務,結果就是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基礎設施,改造了商業模式,最終大大提高了我們的收入和財富。但是,實現過程非常曲折,充滿了意外,還必須等到數十年后才能看到結果。
        
        
        他描述了三種泡沫:
        1.資產泡沫(比如日本80年代地產泡沫-源于流動性過剩)
        2.結構性不穩定泡沫 (2000除的油價泡沫-源于政治的調整
        3.技術泡沫 (這是處于“破壞性創新的'史詩了-藍海之初)
        
        保羅?菲利普總結了導致技術泡沫的5種基本因素:
        1.新技術非常重大,能夠改變經濟和社會的基礎;
        2.剛開始時,沒有人知道如何用新技術來獲利(要求許多新的企業實驗);
        3.可以被許多企業分享的基礎設施必須存在(意味著大量的大規模投資);
        4.經濟是健康的(能夠負擔這些投資);
        5.通貨膨脹率必須很低(有利于資產投資和發行低利率債券)。
        
        人口紅利-
        城市化導致人口增長下降
        中國可能會在2020年達到經濟增長的高峰,最遲不超過2030年。2020年以后,東南亞國家和印度可能會處在領先地位。
        
        
        My comment:
        泡沫是資本主義的常態嗎? 的確。因為泡沫其實對應了capitalism的本質,只是人們的反應會曲解本質,
        
        1) 這是一個泡沫市場。 格林斯潘描述”非理性繁榮”- 這是市場心理的典型反應,索羅斯在的“反身性'定理是個很好的描述。這兩位都是市場的高手,一位監控泡泡,一位制造和利用泡泡。索羅斯對泡沫的形成,加速聚勢,頂峰和驟然破滅有著很精準的描述。行為金融當做此解- misperception. but what really matters is perception.魯賓用“貪婪,恐懼和。?!弊髯?br />   
        2)但是泡沫本質是源于技術初期的不確定性,這是基本面?;久嫫鋵嵤且粋€完美的上升浪:
        每一個技術周期都引來資本的追逐;
        產業的快速成型,資本是個催化劑;
        資本如何催化請參照De soto <The myth of captital>
        最完美的案例當然是硅谷。
        
        這個過程在錢德勒的商業史就描述為:
        Setting up entry barrior- Identify business scope- limit to growth。
        
        * 延伸閱讀; 產業和資本如何結合其實決定了產業演進的路徑, 這也是王明夫強調的“結構效率”(不同于一般意義的財務效率),另一本書《產業演變與企業戰略:實現并保持佳績的原則》 描述了超過700個涉及產業演變的案例的研究,提出四種路徑:
        
        一個產業可能采取的四種明顯不同的演變軌跡——漸進性的、創新性的、適度性的或激進性的
        
    •       建議以作者的個人資產作為恒量這本書可信度的依據,如此能預測的人身家應該不少吧! 當然,個人資產要去除出書掙的錢.
    •       中國周期也許來得更早:2010前后世博會和奧運會會不會透支中國上漲周期?中國的人口周期和制度時間的疊合程度是不是能夠延續世界經濟周期的損害?我們需要先看看中國的人口周期,再猜猜制度的變遷.
    •       朋友推薦的。剛看的時候,看了第一章,有點看不下去了,說句心里話,像是國內的股評家寫的,而且居然還攢成一本書了。不過,由于下面的章節,標題還蠻吸引我的,就努力看下去了??赐旰?,還是覺得像是股評家的著作,呵呵。不過,的確是本好書,起碼,他關于需要根據人口來預測經濟周期的方法,讓我很是相信,并且,最近5年的經濟預測和我原來的想法一致,雖然我并不是用這種方法預測的。而且,最主要的,我檢討了自己的投資理念,并且重新規劃了自己的人生,發誓要在現在的好年景,努力掙錢,好安然度過將來的經濟蕭條期。
    •     金融通俗讀物,還好知道作者在講什么!但是實踐起來還是需要勇氣的吧。不知道美國人怎么看待這本書。
    •     http://www.ruanyifeng.com/ 譯者的blog。谷歌的訂閱比韓寒也就少那么一點。
    •     同意這位老兄的話。但是個人資產可以包括出版此書的錢呀,能騙到就說明經受了市場的檢驗。哈哈
    •     好像蕭條快開始了。。。
    •     帶著有色眼鏡看股評家。時代變化了,麻煩醒醒。
    •     這本書不錯,買它的原因是因為看到大量的分析圖表,要搜集這些數據和圖標真的要花不少工夫,其中有幾副圖我自己之前也曾經做過,有這本書省事兒多了。
      不過他的結論還是要辯證的分析,千萬不能偏聽偏信。
    •     麻煩樓主現在再回過頭去看看這本書,你還會說這樣的話嗎?06年的時候看這本書,估計沒人當回事,08年下半年來看這本書,恐怕多數人悔恨自己為何不早遇此書。其實遇到了也無甚幫助,是嗎。
    •     呵呵,不知道你指的是我哪句話?
      我的評論的標題是:很好的全球經濟趨勢預測。
      至于這次的次貸危機,不好意思。我做空也賺錢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

    欧美老妇乱码伦视频上班了 天天躁久久躁日日躁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亚洲二区 久国产精品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