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7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作者:(美)卡巴尼斯(Cabaniss,D. L.) 等著,徐h 譯. 頁數:446 字數:2410000 譯者:徐玥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將整個心理動力學治療過程抽絲剝繭,從初始評估到治療終止,一步一步地將這一療法的真實過程呈現出來。書中創造性地區分了以揭露和支持為目的的治療技術,使治療師能夠根據病人的情況選擇最優治療策略。這不僅大大提升了治療效果,更能幫助治療師理解和掌握心理動力學療法的核心技術。本書的作者都是經驗豐富的心理治療培訓師,她們從實踐中擷取了豐富的真實案例,以樸素自然的語言讓與臨床工作息息相關的理論和技術變得明白易懂,不禁讓人感嘆—原來這就是心理動力學療法的奧秘!
本書不但對精神病學、心理學和社工專業的學生來說是必讀之書,還能為已經在從事臨床工作的人士提供思考心理動力學治療的全新視角。
作者簡介
Deborah L.
Cabaniss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病學臨床教授,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病學系心理治療培訓項目主任。她曾獲得一系列杰出教學獎,包括由美國精神分析學會授予的“艾迪斯·薩博森獎”。Cabaniss教授曾發表過大量有關精神分析和精神病學教學的文章,并剛剛結束了在美國精神分析學會期刊編委會的任期。
Sabrina
Cherry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病學臨床副教授,并在紐約市從事著精神病學和精神分析臨床工作。她在哥倫比亞臨床實習項目中從事了20年的人際交互心理治療和心理動力學治療的教學與督導工作。Cherry醫生曾因她在教學和科研上的貢獻獲得過美國精神病學協會和哥倫比亞大學授予的褒獎。
Carolyn J.
Douglas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病學臨床副教授,美國康奈爾大學魏爾醫學院臨床精神病學助理副教授。她多年來作為住院醫師培訓項目主任任職于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并是哥倫比亞大學神經精神病服務項目的聯合主任。
Anna R.
Schwartz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病學臨床助理教授。她還是哥倫比亞大學精神分析培訓與研究中心里心理動力學療法項目的主任。她多年來從事著精神病學實習醫生的教學與督導工作,并獲得了由美國精神病學協會頒發的“厄瑪·布蘭德教學獎”。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什么是心理動力學治療
第一章 動態心理的治療
什么是心理動力學治療
無意識
心理動力學治療和無意識
揭露法與支持法
治療關系的重要性
第二章 心理動力學治療如何發生作用
治療作用原理
第二部分 評 估
第三章 創設安全的環境并開始評估
為談話創設安全的環境
進行評估
第四章 評價自我功能
什么是“自我強度”
自我功能分別都是什么
超我功能
為什么在進行心理動力學治療時評估一個人的自我功能會如此重要
優勢與劣勢
永遠變化的自我功能
第五章 治療規劃:問題→個人→目標→資源模型
評估問題vs.評估個人
問 題
個 人
目 標
資 源
治療規劃樣本
第六章 心理動力學治療的適應癥
什么時候心理動力學治療可能會帶給病人幫助
第三部分 開始治療
第七章 知情同意與設定目標
心理動力學治療中的知情同意
設定目標
第八章 設置框架和邊界
設置框架
邊界、邊界超出和邊界侵犯
第九章 發展治療同盟
什么是治療同盟
建立治療同盟
當信任成了問題之時
第十章 治療的中立
技術性中立
偏 袒
治療中的禁欲
中立、禁欲和“木然”
第十一章 進行心理治療面談:決定時長和頻率
開始—揭幕
中間—深化
結束—落幕
面談—多長時間,多久一次,有多少次
第十二章 病人對我們的感覺及我們對病人的感覺
病人對我們的感覺
我們對病人的感覺
預習:移情與反移情
第十三章 共情式傾聽
做一個積極主動的傾聽者
為理解他人而審視自己
共情式傾聽的挑戰
在我們與病人的視角之間搖擺
第十四章 尋找含意
尋找含意是開始像心理動力學治療師那樣思考的關鍵
開始為含意而聽
我們應該和病人談論無意識的含意嗎
第十五章 藥物治療
同時運用心理動力學和現象學模型
選擇一種方法
接納不確定性
藥物治療的含意
聯合治療與分開治療
第四部分 傾聽、反思、干預
第十六章 學會傾聽
傾聽是心理動力學治療三步法的第一步
我們怎樣去聽
傾聽的類型
我們聽什么
我們都以不同的方式在聽
第十七章 學會反思
反 思
三選擇原則
三準備原則
信息矩陣
第十八章 學會干預
簡 介
干預可以是非言語的
判斷干預是否成功
第一類 基礎性干預
基礎性干預
第二類 支持性干預
什么是支持
提供與輔佐
提供與輔佐的比較
第三類 揭露性干預
揭露性干預
第五部分 實施心理動力學治療:技術
傾聽重要的元素
使用混合技術
所有的病人都需要支持
第十九章 情 感
為什么情感在心理動力學治療中如此重要
技 術
干 預
第二十章 自由聯想和阻抗
自由聯想
什么是阻抗
技 術
小 結
第二十一章 移 情
什么是移情
為什么我們如此在意移情
是真實還是移情
談論移情是重要的,因為“你就在那里”
描述和理解移情
移情與阻抗
技 術
第二十二章 反移情
什么是反移情
我們為什么要在意反移情
有反移情是壞事嗎
反移情的類型
技 術
小 結
第二十三章 無意識沖突和防御
什么是精神內層的沖突
情 結
技 術
對防御的支持和揭露工作比較
第二十四章 夢
技 術
第五部分活動回顧:理解治療中的那一時刻
第六部分 達成治療目標
第二十五章 改善自我知覺和自尊管理能力
超我功能和自我知覺
目 標
識別問題
治療策略
第二十六章 改善人際關系
目 標
識別問題
治療策略
第二十七章 改善個性化的應對方式
有意識和無意識的應對機制
什么樣的防御是不適應的
目 標
識別問題
治療策略
第二十八章 改善其他的自我功能
他們能還是不能
目 標
識別問題
治療策略
第七部分 工作到底以及結束
第二十九章 工作到底
什么是工作到底
技 術
第三十章 終 止
我們如何決定何時該終止心理動力學治療
終止階段應該多長時間
技 術
結束和支持
設計最后一次面談
交流你對治療的想法
第三十一章 繼續學習
向你的督導學習
向你的病人學習
向你自己學習
結 語
推薦閱讀
章節摘錄
版權頁: 例子 一位35歲的律師前來進行心理動力學治療面談時鼻子破了。你留意到這一點,于是問她發生了什么事。她說她不太確定。經過探查,她告訴你她在一次聚會上喝得不省人事,并且醒來時發現自己在一個陌生男人家里。她覺得她可能摔倒了。她透露,周末晚上她經常會喝上七八杯,以前也多次發生過喝高了的情況。你幫助她認識到無節制飲酒是酒精中毒的一種形式,并且告訴她為了讓治療繼續下去,她需要去匿名戒酒協會。 這種非中立的干預能夠挽救她的性命。 高危性行為:所有的病人都需要被問詢性行為的安全情況。如果病人透露說他們沒有安全的性行為,那么你需要告訴他們不要這樣。然后,你可以探索這種行為的意圖, 以及他們對于你指導姿態的感覺。但是不要忘了告訴病人他們必須保護自己。另外,這雖然不是技術性中立,但卻是對生命的救助。否認病情:如果病人逃避藥物治療,他們的健康就會有危險,你需要以非技術性中立的方式讓他們知道這一點。 例子 有一個34歲的女人,她的母親死于乳腺癌,于是她從來不去做乳房造影檢查。她告訴你,在乳房自我檢查中,她發現左側乳房申有個小硬塊。她說因為按上去很疼,所以她斷定這是個囊腫。你試著分析她對乳腺癌的恐懼以及乳房造影檢查能揭示什么東西,但是她還是說她可以肯定那是個囊腫。于是你告訴她,她必須去做乳房造影檢查,而且你很樂意為她推薦醫生。 你試過按套路出牌,但是失敗了——是暫時放棄技術性中立的時候了。 違反框架:如果你的病人想要跨越邊界或者偏離框架,那么這就不是保持技術性中立的時候了。例如,如果病人提議在外面碰面或者有身體接觸,那么你需要說:“不行,這不是我們在心理治療中該做的事情?!边@雖然不是技術性中立,但卻是維系治療的必要手段。同樣地,當病人無法付酬時,你需要了解其中的緣由——但是如果一直這樣,你可能就要提出一個付費的截止日期來保護治療的框架。 治療中的禁欲 在心理動力學治療中,病人和治療師之間是一種單向的關系。也就是說,是治療師在那里幫助病人,反過來是不成立的。在心理治療中,有很多時候治療師可以輕易滿足他們的個人需要——但是那就不能再算是心理治療了。
名人推薦
這是一本簡明不繁、清楚透徹的上乘佳作,每一個希望理解并踐行心理動力學療法的臨床工作者都值得一讀。這本書提供了豐富而真實的臨床治療片段,這非常有助于讀者學習如何向患者介紹心理動力學療法并開展治療工作。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還提供了大量的范例,告訴讀者在復雜的治療性互動中,如何傾聽患者并與之交談將更加成熟與適宜。我的學生們說,正是這本書讓他們真正理解了究竟“何謂心理學動力學療法”! ——Debra Katz 美國堪薩斯大學精神病學臨床培訓項目主任 我是一名精神病學臨床實習醫生。在整個培訓過程中,我閱讀了培訓項目所推薦的許多有關心理動力學療法的優秀書籍。我發現自己很快就喜歡上了這本新書,因為它真的是獨一無二。它列舉了豐富的治療片段,來描繪在心理治療室中真實上演的一切——那些交流、情緒和技術。這本書就像是一位動力學流派的督導師在向我娓娓道來。我特別喜歡其中的第四部分“傾聽、反應與干預”——它教會了我如何傾聽病人(過濾式傾聽和對焦式傾聽);如何處理與理解病人所言(由淺入深);應該在什么時候向病人說什么(干預)。我還發現這些技術在我面對難纏的病人和緊急情況時非常有幫助。我強烈推薦這本書。 ——亞馬遜讀者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