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捍衛蘇聯的最后一搏

    出版時間:2012-11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根納季·亞納耶夫  頁數:188  字數:177000  譯者:胡昊  
    Tag標簽:無  

    前言

    根納季·伊萬諾維奇·亞納耶夫是蘇聯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副總統,是1991年8月成立的、總共存在了三天的“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領導人??墒?,“總共”這個詞未必適合評價攪擾蘇聯社會的8月的那幾天,實際上,當時無論如何都沒有緊急狀態的樣子。    起初,亞納耶夫對寫書的建議沒有一丁點激情——“我是什么作家呀?!?010年5月底同他見面時,他說:“你們應該去找戈爾巴喬夫。他不僅給你們寫書,而且他會寫出多部頭的長篇巨著。然后,我可以根據人們翻來覆去研究的內容告訴你們新東西?!?   但根納季·亞納耶夫最終還是被說服了,認為必須寫一本書,讓他的第一部有分量、大篇幅的著作接受讀者的裁判。在談話開始前,亞納耶夫提醒我們說,5月底,他將面臨另一種性質的定期“談話”——與莫斯科一家診所的醫生們進行談話。因此,當時留給我們的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但是,這對于這本篇幅不長卻并非不需要的書來說已經足夠了。    本書是錄在口授機上并移到紙上的亞納耶夫的回憶錄,包括他對當前事件的評論及對各種復雜問題的回答。我們期待根納季·亞納耶夫將來并不滿足于上述所述和所寫的東西。要知道,以蘇維埃聯盟國家解體前蘇聯二號人物的地位,直到現在他都有責任對許多人說點什么……    本書編者、評論家    謝爾蓋·格羅莫夫

    內容概要

      本書是蘇聯副總統根納季?亞納耶夫的回憶錄,通過各種資料性的文字,反映了1991年蘇聯解體前后詭秘險惡的局勢,以成立“國際緊急狀態委員會”之后的局勢發展為主線,分析了蘇聯解體的原因、教訓,講述了自己的從政之路以及加入“國際緊急委員會”的初衷,并冷眼觀照、描畫了各色相關人物——包括戈爾巴喬夫、葉利欽等人在那個非常時期的想法及作為。

    作者簡介

      【俄】根納季?亞納耶夫,蘇維埃聯盟國家解體前蘇聯二號人物,蘇聯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副總統。1991年任蘇聯副總統時,在蘇共黨內強硬派的支持下建立了“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宣布總統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因病停職,自己出任蘇聯代總統(政變失敗后被捕,1994年大赦出獄)。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搖搖欲墜的國家支柱
    第一章 聯盟是這樣被摧毀的
    多年來,戈爾巴喬夫周圍的人以法律和政府令的形式發布了多如牛毛的非常奇怪的“新東西”,惡化了蘇聯的整個經濟和政治局勢。失敗有時候幾乎是災難性的,總書記的地位變得極其脆弱,威望降低,江河日下。
    戈爾巴喬夫千方百計地把國家的最高權力抓在手里,決定對黨——其仕途急速飛黃騰達的功臣——的結構和運行給予毀滅性的打擊。1990年7月,總書記“改組”蘇共中央委員會,把它變成了有名無實、完全失去戰斗力的機構。
    蘇聯軍隊遭到更加背信棄義的打擊,這也是在其統帥的明顯縱容或唆使的情況下發生的。
    第二章 “水兵寂靜”監獄的聲音
    在監獄里,我自然有足夠的時間思考,如何作出結論和總結才合乎規律。
    我理解了蘇聯第一任和最后一任總統行動的動機——在經濟遭受無數次失敗之后,他狂熱地抓住權力不放,采取了更加不合時宜和更加讓人擔憂的措施,結果把國家推向徹底崩潰。
    分析蘇聯滅亡的主要前提條件,不能不考慮戈爾巴喬夫與葉利欽的相互關系這個因素,我把他定位為“動物學上的相互憎恨”。他們實質上完成了同一個任務——動搖和毀滅了蘇聯。
    第三章 災難前夜
    在1990年,戈爾巴喬夫指示準備實行緊急狀態的方案。供總統參考的共有四個方案:在莫斯科和其他某些地區實行緊急狀態;在全國實行緊急狀態;在莫斯科和某些區域實行總統直接治理;在蘇聯全境實行總統直接治理。
    未曾有過反對戈爾巴喬夫的密謀。但戈爾巴喬夫說得太多,具體事情經常跟不上。最后,號召、談話及希望全都成了幻想。
    第四章 1991年燠熱的8月71
    我并不是一切都支持戈爾巴喬夫,也并不總是支持他,這是第一。第二,當時蘇聯不存在任何現實的第三種勢力,只有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以及他們的“班子”,必須要在他們兩人之間作出選擇。第三,我現在有時覺得,戈爾巴喬夫內心不希望把蘇聯弄垮。
    附:瓦?瓦連尼科夫在“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案件
    庭審中的陳述
    戈爾巴喬夫的無所作為是蓄意的,他追求一個戰略目標——把國家解體進程推進到如此地步,使這個過程不可逆轉。戈爾巴喬夫執行了誰的意志?我們對此還沒有徹底弄明白。
    導演一切事和所有的人,包括戈爾巴喬夫、雅科夫列夫和謝瓦爾德納澤等人,利用第三股勢力良好的籌謀,并借助于蘇聯的叛徒,聯盟被從內部摧毀了。
    第二部分“叛亂分子”眼中的事件
    第五章 擁有不珍惜,失去空悲泣——或對斯大林的
    “十大打擊”
    我們有一句簡單但可用于各種場合的俗話:擁有不珍惜,失去空悲泣。
    斯大林既不是有血有肉的天使,也不是無所畏懼和無可指責的騎士。所有真正有知識的人都知道:沒有關于斯大林的真相,就難以理解20世紀發生在蘇聯和整個世界的事件。
    第六章 有人需要戰爭,有人需要……
    偉大的衛國戰爭后,蘇聯黃金般珍貴的基因庫被破壞得難以補救,這不奇怪。正是這一代人擁有英勇地建設和自我犧牲的最崇高的精神。正是這一代人挽救了偉大的國家和偉大的民族,用自己的身體堵住了敵人的槍眼。怎么才能知道,蘇聯和整個世界社會主義體系崩潰的主要原因是否隱藏在這里。
    第七章 俄羅斯“摩爾人”的命運
    在革命動蕩和其他重大社會災變之后的年代里,無論在蘇聯還是在世界其他國家,都要把人分為自己人和異己。這種異己劃分之前通常都會提出已成慣例的問題:你是誰,在這個標志性的時期你干了什么?“保衛白宮了嗎?”“去參加抗議的群眾游行了嗎?”“支持葉利欽了嗎?”盡管直到目前,“葉利欽的事業還在并取得勝利”,他們中“捍衛了,去了,支持了”的小部分人現在公開承認了這一點。因為,他們感到羞恥、“不光彩”甚至愚蠢。
    第八章 舊話新說
    多半根本不存在安德羅波夫深思熟慮和精心制訂的瓦解蘇聯的戰略計劃。顯然,“充其量”是駭人聽聞的叛賣行為的一個鏈條,蛻化變質的鏈條。
    赫魯曉夫政變的直接后果,不只是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政變,更可怕的是社會意識中的政變。所以,我覺得,有一切理由認為,安德羅波夫不是戈爾巴喬夫式改革的第一個設計師,而是尼基塔?赫魯曉夫。
    第九章 自傳體后記
    1937年8月26日出生于高爾基州別連沃茲區的別連沃茲村,1962年加入蘇聯共產黨,1990年4月當選為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和中央國際事務書記,1990年12月被戈爾巴喬夫推舉為蘇聯副總統。1991年8月19日,亞納耶夫和其他七名蘇聯高級領導人宣布成立“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并行使蘇聯總統的全權。
    附錄 履行蘇聯總統職權的“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領導人
    根納季?亞納耶夫以此存證
    撰寫這篇文章的理由是2010年亞納耶夫的這本書的問世。據說,亞納耶夫病得很重,躺在診所里,當他用顫巍巍的雙手拿著散發著油墨香氣的回憶錄時,異常高興。

    章節摘錄

    第二章  “水兵寂靜”監獄的聲音    國內極其令人不安和非常復雜的局勢把我這個副總統置于非常沉重的思想和道德選擇面前。一方面,我明白,國家變革是必須的;另一方面——顯然,戈爾巴喬夫帶領去的“不是地方”。要知道他的第一個口號“要加快”——快速發展科學技術、工業和農業、教育和社會領域。我們中間誰還會反對這個方針!但是這產生了什么?沒有任何效果?;蛘哒f,難以產生任何好的效果。    承認這點無論多么惡心和羞恥——在政治局委員和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中,我是最后一個依然真誠地相信,一個廣闊無垠的大國的總統不應該是說空話和無足輕重的人,他遲早會利用饋贈給他的權力為國家謀利益。這種幻想是如此強烈,甚至在政治局會議上公開地宣布“國家方針”有害時,我試圖保護總書記,使他免遭來自政治對手的尖銳攻訐。    而且,起初,“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倡議者們(首先是弗·克留契科夫和奧·舍寧)在1991年4月就要采取行動。當時戈爾巴喬夫正在日本訪問,但是我得以說服他們放棄當時看起來沒有任何理由、過分冒險的激進行動。我當時還懷著熱烈的希望,認為總統不是“完全不可救藥的人”,還可以使他覺悟過來。要不要解釋,1991年發生的一切事件后,我對他的失望達到了什么程度?    呆在“水兵寂靜”監獄里,我讀完了戈爾巴喬夫“有重大價值”的書,其書名很有特點,叫做《對我國和全世界的改革的新政治思維》。我在這本“著作”里找到了如此多的邏輯上前言不搭后語、蠱惑人心的“信口開河”和愚蠢的地方,難以克制自己的想法,就在這本書空白的地方寫滿了各種各樣罵人的修辭語和注解。特別讓我憤怒的是戈爾巴喬夫前所未有的虛假的格言,比如:    “我們要用社會主義的尺度來衡量自己所有的成功和錯誤。那些希望我們離開社會主義道路的人注定要非常失望。有助于鞏固社會主義的一切——我們都要傾聽,我們都要考慮。我們要與社會主義格格不入的傾向作斗爭,但是,我重復一次,要在民主的框架內斗爭。我們不想削弱中央的作用,否則我們將失去計劃經濟的優越性。同時要遵循列寧關于在全國境內法制統一的要求,遵循關于不允許退離我國法律半步的要求?!?   值不值得作出評論?我認為,不值得。畢竟還值得順便提一下蘇聯最后一任總書記在1991年8月后所做的令人驚奇的坦白。顯然,“在靈魂里”,這個與“社會主義格格不入的傾向斗爭的斗士”,按照他自己的話說,他不是共產黨人,而是信念堅定的社會民主黨人。必須明白,他竭力在國內建設成社會民主式的社會。例如,就像瑞典和芬蘭那樣的社會主義?;蛘哒f,最差的結局,就如同他在所熱愛的統一的德國,在那里他獲得了一個“最優秀的德國人”的頭銜。    1991年8月22日,“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發起的行動被取消。其成員以及其他活動家(其中包括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阿。盧基揚諾夫)等被捕(1994年被俄羅斯聯邦國家杜馬赦免);普戈自殺。8月23日,葉利欽頒布命令,暫時中止共產黨在俄羅斯    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領土上的活動(11月6日禁止)。    ——百科詞典:《祖國史:從遠古到現在》    在監獄里,我自然有足夠的時間思考,如何使作出的結論和總結合乎規律。    我理解了蘇聯第一任和最后一任總統行動的動機——在經濟遭受無數失敗之后,他狂熱地抓住權力不放,采取了更加不合時宜和更加讓人擔憂的措施,結果把國家推向徹底崩潰。    我記得,盡管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臭名昭著的反酗酒活動,它明顯帶有國家頹廢的特征——所有這些“不含酒精”的共青團婚禮,排隊購買酒精殺人般的踩踏場面,關于自釀酒、吸毒和毒品成癮增長的官方通報,被砍倒的珍貴的葡萄樹和其他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市井生活的畫面。    其他一些灰暗的蘇聯晚期現實的片段也在我的腦海里浮現出來。例如,一次性關閉——好像是維修——國家三個最大的卷煙廠,結果,“不走運”的國家領導人被迫匍匐在保加利亞人面前,請求他們用飛機向蘇聯運輸最普通的卷煙。    在莫斯科,忽然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也許,只在戰爭年代)的供應困難問題。要知道這是悖論:在廣播和電視里宣布成立“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次日,首都的商店里就不知從哪里冒出了各種各樣以前“短缺”的商品。    合作社運動曾在蘇聯開始“繁榮和散發活力”,它幫助人們擺脫了大家極其厭惡的食品和工業品短缺了嗎?根本沒有。合作社的創立者很快就被人民當作合法的小偷和投機分子。有一次,我應邀去電視節目“觀點”與一位合作社運動的領導人(也是蘇聯的首批百萬富翁)塔拉索夫先生辯論。他們為什么招呼我來?為了把我說成是不可救藥的守舊分子并要釘在“恥辱柱”(不知為什么他們用了十字架形的構造)上。我發言反對建立合作社來贏得這份崇高榮譽。當然,不是反對所有的合作社,而是反對那些寄生在國有企業上、利用大企業和大工廠的物資和基礎設施來為自己發財致富的合作社。如果他們曾給國家和社會帶來某種好處,那也是非常令人懷疑的、曇花一現的,它造成的害處更大。    在“越糟越好”的口號下活動的各種勢力完全放開了手腳,經濟上毫不掩飾的匪徒破壞活動——無論聽起來多么“有特色”,開始成為我國城市司空見慣的現象。事情發展到如此程度,拉著各種各樣產品的貨車在向首都運輸過程中被攔下,或者把它們摧毀,或者返回其裝貨的地方。    當然,客觀上的不平衡和不成比例也產生了影響——這是國家經濟停滯的直接結果,但這不是縱容全面混亂和資本犯罪性積累的“足夠理由”。    在米·戈爾巴喬夫領導下改革的六年是廢話說夠和真正到處欺騙的時光。改革所宣布的任何一個目標都沒有實現。人民的生活急劇地惡化。到處都在怠工、腐敗,各級權力機構的癱瘓加劇了反社會情緒的增長。    ——根·亞納耶夫:《1991年8月:神話與現實》    了解到自己在人民眼里的“形象”不斷地惡化,戈爾巴喬夫在20世紀80年代末著手改革政治體制。其結果就是人民代表大會非常受歡迎(起初)的電視表演,半真半假地揭發黨的機關工作人員腐敗,但這沒有產生真正的成果,反而千方百計地夸耀臆造的對外政策的成就。    P26-29

    編輯推薦

    根納季·亞納耶夫在《捍衛蘇聯的最后一搏:“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反對戈爾巴喬夫》中主要圍繞“8·19”事件,采取了本人敘述和記者采訪實錄及原始文件相結合的形式,用前后兩個部分,依據“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成立以來的事件發展脈絡,全面回顧了自己的從政之路,談了蘇聯解體的原因、教訓及自己加入“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初衷。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捍衛蘇聯的最后一搏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8條)

     
     

    •     這是前蘇聯最后一任副總統亞納耶夫的自述,客觀記錄了前蘇聯解體的全過程.
    •     前蘇聯的解體,實在是歷史的遺憾!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     了解蘇聯解體的過程,很好。
    •     社科院的書還是值得讀一讀的,這本書翻譯過來使讀者能夠更好的了解蘇聯的最后時光
    •     國家權利的運用必須應和人民的呼聲
    •     當事人寫的,很真實
    •     可惜都是采訪,不是嚴格的回憶錄
    •     其實和現在的社會很像,歷史總是相同的
    •     相關的書不多,難得
    •     慢慢讀。。。
    •     收到書主要給別人看,感到符合要求,
    •     大廈將傾,也不是人力能挽回的局面,只是可惜了一個泱泱大國這樣的下場!
    •     看到這本書,想到的字就是“亂”。所謂的亂,不是經濟的混亂、政治的混亂,而是思想的混亂。正因為前蘇聯領導層思想的分裂,造成了廣大黨員和民眾的思想混亂,進而釀成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在美國等勢力的介入下,民眾思想信仰的缺失,對腐敗和不公平問題的深惡痛絕,對特權階層厭惡,對金錢美女的渴望,以及對民主和自由的虛幻認識,最終使一個大國體系轟然倒塌。文中勢力所捍衛的不是他們的共產主義信念,而是他們的特權和地位,從這點上,二者的斗爭是狗咬狗一嘴毛??蓱z的是當地老百姓,經歷了解體后的二十年動亂,也讓中國進入了倒爺和萬元戶時代。不過文中勢力的最后一搏在弗拉基米爾上臺后,還是變相的實現了。
    •     不得不說蘇聯解體對我們是有大好處的啊
    •     還行 感覺亞娜耶夫 也無能為力,政治斗爭是不能有一絲軟弱的
    •     值得看看,了解歷史
    •     解讀了這次事件的一些真相,還是值得看看??上Хg的水平欠缺,不流暢。
    •     書的內容還行,只是書對價格太貴了。當然,主要問題是出版社定價太高!有搶劫的意味。
    •     目前國內出版物,直接當事人所描寫的819事件,就是2001年出版的原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克留奇科夫的《獄中自述》,10年后就是這本亞納耶夫的著作了,十分值得一讀,對于蘇聯政治史的愛好者來說,是一個福音。
    •     根納季?亞納耶夫,一人無法挽回國家的解體,太晚解決是木已成舟
    •     由當時緊急委員會主席所寫成的書本來極具參考價值
    •     牢騷太多,應該當政論集而不是回憶錄看,對于事件本身的敘述太少此外洗地洗的太沒有節操,斯大林完美無缺,連卡廷都是德國人干的。
    •     這種人我稱之為牤牛政客,不是沒有大腦就是中毒太深。讀這種人的書,有的朋友說是福音,真不知從何說起。
    •     捍衛蘇聯的最后一搏
    •     捍衛蘇聯的最后一搏,了解歷史
    •     當事人的回憶
    •     難得的視角
    •     很好的一本書,講得很透徹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

    欧美老妇乱码伦视频上班了 天天躁久久躁日日躁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亚洲二区 久国产精品免费